-
建筑设计: 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
- 面积: 11462 m²
- 项目年份: 2017
-
摄影师:张超, Wade Zimmerman
港中大深圳校园的学生中心,延续了传统岭南四合院建筑的空间特性,将垂直天井与水平穿廊的空间形式,转化为多层建筑交错穿透的院落空间。设计利用大中小功能量体逐次退缩的叠加,形成层层而上的序列院落平台与天井,将学生由低层的穿廊逐渐带上中层的院落,逐步走到上层的平台与建筑框出的后山景观。建筑面对校园绿地的中庭广场,背靠坡地的绿色山体,对外空间以长廊方院连接北侧的图书馆和东侧的教学楼,对内空间强化由校园绿地连接背后山体的视觉引导。
三维院落空间形式
学生中心的建筑空间形式探讨了在六层高的量体中,如何透过不同高层的平台与连廊,以新的空间形式组织三维的中庭院落,反映传统岭南建筑院落、天井与穿廊的空间关系。在直向与竖向的空间关系上,学生中心的建筑中轴以序列台阶和平台的组成,平台沿着主轴同时向两侧延展,贯穿半室外穿廊空间,层层框景步步高升。配合穿廊的中轴线和空间功能,建筑在不同层高安排了大小和类型不同的四个院落,配合中间二三四层的主要的平台院落,量体的南北两侧的又分别发展了四个小尺度的平台与天井,这些半室内与室外的空间不但是学生活动理想的生活广场,和岭南的传统建筑一样,这些中庭院落与天井小院与更形成了横直竖三个向度的开口,引导通风采光与遮荫,调控舒适温度的微气候环境。
功能空间活动
学生中心的空间形式反映本身的功能,也联系四周场地的活动。学生中心与图书馆共同面对校园核心的下沉中庭广场, 背靠自然山体, 南侧连接逸夫书院。在功能布局上, 学生中心将学校的主要餐厅放置于一二层, 多功能厅位于三层; 而学生事务处、社团、学生工作坊等功能则安排在活动中心的三至五层。由大台阶和平台组成的竖向走廊贯穿建筑,将学生由广场引向后山, 也将山景引入建筑入口与校园的中庭广场, 强化了学生活动中心与校园绿地轴线的结合。
内外材料形式
在整体建筑形式上,厚实方整的建筑方体外形透过光线材料表现内部空间的虚实关系,正立面以轻微的曲面转向校园中庭,呼应了图书馆对称翻转的建筑曲面形式,共同反映了单体建筑对校园中庭广场的围合关系。学生中心的立面造型遵循简约内敛的原则,外墙立面以青砖强调建筑淳朴厚重的体量,同时面对中庭平台内侧立面,则以轻质的冲孔网版强调与外立面形成反差对比, 反映传统建筑整体材料外砖石围护与内木装修「外实内透」材料的理念。内走廊的外层立面更通过酒红色冲孔瓦楞铝板的运用, 满足了视觉层次的丰富造型感, 同时维持走廊面的视觉穿透,以及遮阴与开敞的通风,保证了建筑的节能环保。
都市合院主义
港中大学生中心是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“都市合院主义系列”多层合院的另一种设计尝试,探讨在多层高密度的城市环境,建筑如何将传统的四合院转化为新的空间形式。有别于之前香港岭南大学的叠加式合院组合,或理工大学社区学院的竖向剖面合院,学生中心的建筑探讨如何在固定的方盒体量内部,透过竖向和直向的切挖空间,配合功能量体的排列建立一种三维上升的院落系统。这个设计方式回应当代中国城市典型的方形地块,在多层建筑24米高度的规范制约下,如何透过对场地关系的回应建立一种高程的策略,形成一种步步高升层层框景的空间关系。期望透过新的合院类型在多层建筑里,重建低层建筑的空间尺度感以及建筑与自然的联系。